清代绘画篇金陵八家和扬州八怪

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 https://disease.39.net/yldt/bjzkbdfyy/

思维导图

金陵八家

“金陵八家”是指明末清初活动于南京一带的一些画家。八家即龚贤、樊圻、高岑、邹喆、吴宏、叶欣、胡慥和谢荪等一批画家,他们多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,山水师承北宋与吴门派传统,每用枯笔短皴画南京实景。其中以龚贤成就最高,为八家之首。

龚贤(—年)

龚贤,字半千,半亩,号野遗,又号柴丈人,江苏昆山人,流寓南京。明亡之后,隐居不仕,以卖画课徒为生。一生坎坷,画风、章法皆有奇趣,不落俗套,运墨自如,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,具有浑厚、苍秀、沉郁的独特风格,被誉为“金陵八家之首”。他反对“泥粉本为先天,奉师说为上智”,得法于董源、巨然,而主张“我师造物”。所画山水,布境奇而安,丘壑多实景,意境宁静深邃、生机勃发。作品主要有两种面貌,一为“白龚”,一为“黑龚”,以后者成就最高。“白龚”强调用笔,极少皴擦,代表作品有《自藏山水轴》等;“黑龚”笔丰墨健,层层积墨,墨气蓊郁,尤擅黑白对比,造成光影明灭、空气流动之感,代表作品有《溪山无尽图》、《夏山过雨图》、《千岩万壑图》等。

《溪山无尽图》局部《夏山过雨图》《千岩万壑图》局部

扬州八怪

由于康乾期间政治、经济繁盛,绘画领城也呈现活跃气象,形成北京、扬州南北两个绘画中心。“扬州八怪”是泛指清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,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存竞争中,怡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传统,以梅、兰、竹、菊、松、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,除了表现诸如清高、孤傲、绝俗等思想外,还通过题诗写文,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。

在艺术上,扬州八怪发挥水墨特长,画风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,兼文人画家之长,以简括的手法塑造物象,同时强调抒发个人情怀。打破了成法约束,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清初六家恽寿平一派正统花鸟画风,被称之为“怪”。这些画家形成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,发展了文人写意画。分为三类:

1、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,如郑燮,李鱓(shàn)与李方膺(yīnɡ)

2、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,如金农,高翔和汪士慎

3、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,如黄慎,罗聘,华喦(yán)

郑燮(-)

郑燮(xiè),号板桥,江苏兴化人,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尤善墨竹,多得之于“纸窗、粉壁、日光、月影中”,从“眼中之竹”到“胸中之竹”再到“手中之竹”的艺术化,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,表达了关心“民间疾苦声”的抱负。对于前人成法,他主张“学一半,撇一半”,“自探灵苗”,不泥古人,在诗书画上均自成家数。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,自称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清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,其绘画作品有《竹石图》、《墨竹图》。

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惨入行楷,又时以兰竹面笔出之,自成面目。此书体介于楷隶之间,而隶书多于楷书,隶书又称“八分”,因此郑燮戏谑称之为“六分半书”,人称“板桥体”。郑板桥别具一格的新书体,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,代表作《难得糊涂》。

《竹石图》《难得糊涂》

金农(—)

金农,字寿门,号冬心,别号甚多,浙江仁和人,久居扬州,被举博学鸿词,考试落榜而返,在扬州卖画,兼售古董。自创“漆书”,用笔方扁如刷,结体方正,横画粗而长,竖画细而短,墨色苍郁,浓重似漆,给人一种以拙为巧、以苍为妍的感觉,富于金石意味,被誉为“扬州八怪之首”。

他的思想存在矛盾:既伤“寄人篱下”,怀才不遇,又“以布衣雄世”。但他修养广博,工诗文、精鉴赏、善篆刻、长漆书,后则作画,四君子、蔬果、山水、人马、佛像、肖像无不擅长。作品造意新奇,构境别致,笔墨朴秀,巧拙互用,耐人寻味。花鸟山水多意境,有生活情趣,人物肖像则形象古朴稚拙,放笔写意。代表作有《红兰花图》、《自画像》、《月华图》、《寄人篱下》、《墨竹》、《采菱图》等。

《红兰花图》《采菱图》

黄慎(—)

黄慎原名盛,号瘿瓢子,别号东海布衣,福建宁化人。幼年家贫,但习画精勤,刻苦力学,擅肖像、人物、山水、花鸟,来扬州后发展了大写意人物画。他的人物画多取材社会下层人物,立意时见生活情味,形象虽较雷同定型,但能以狂草入画,作风粗豪奔放,气势贯通,别具一格,作品有《渔翁渔归图》、《石榴图》、《伏生授经图》、《渔妇图》、《携琴仕女图》、《雪景山水》、《花卉册》等

《渔翁渔归图》《石榴图》

罗聘(一)

罗聘,字遯夫,号两峰,又号衣云、花之寺僧、金牛山人、师莲老人等。祖籍安徽歙县,其先辈迁居扬州。为金农入室弟子,布衣,好游历。全面发展了其师金农的艺术,代表作《鬼趣图》讽刺现实龙为著名。

《鬼趣图》

文章内容整理来源:《中国美术简史》、网络

部分图片来源:网络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ilanhuaa.com/bhcf/16297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