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泊鸾飘别有愁,三生花草梦苏州。儿家门巷斜阳改,输与船娘住虎丘。——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图|《最美苏州诗》台历封面
缘起
很荣幸,在《最美苏州诗》年有声台历正式上架之前,就收到了这本来自郑老师的台历礼物,从此成为书案上的爱物。▼图|《最美苏州诗》台历深蓝色的装帧简静优美,主基调唯蓝、白二色而已,没有繁冗华饰,外包装的塔影、内页的版画底色,首先在外在形式上就非常对我的胃口。看得出郑老师花了很多心思。我一直认为,优雅的审美力,是创作任何优美作品的基础。再说到内容,《最美苏州诗》年有声台历上的诗,是由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、博导杨旭辉先生亲自选定的。杨教授深耕苏州诗词研究几十年,他的《苏州诗咏与吴文化》曾获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,《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》公开课在“学习强国”平台上也广受好评。杨教授对于古典文学研究的视角,从传统的文本阅读、经典赏析,扩展到了地域文化研究、文学地理学、文学景观学等等领域,这样的新视角和新方法,非常适于新一代苏州人来重新认识我们所身处的这座城市——苏州有怎样的文化精神及其传承脉络——我们对苏州的认知远比想象中浅薄得多。依照月份,台历分为12个主题,通过读诗、赏诗和吟诵诗歌的过程,在诗性的节奏当中去了解苏州的文化,这是杨教授的宗旨。一年天,每天吟咏苏州美好的古典诗词,了解经济、了解文化、了解风俗。譬如,1月份选择苏州历史上传唱度 的名诗,甄选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“君到姑苏见,人家尽枕河”“凌波不过横塘路,但目送,芳尘去”,诸如此类的经典诗句,让大家在耳熟能详的经典诗篇当中,开启苏州的新年;2月选择和年节有关的诗歌,回忆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被我们渐渐遗忘的苏州风俗习惯;3月份,“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”,杨教授让我们读一读吟咏苏州名园的诗句,如沧浪亭、狮子林、留园、拙*园,甚至还有现今已经不复存在的玉山草堂,感受园子里的诗词风雅、昆曲弹唱、建筑营造、书香墨气之美;4月份,“最撩人春色是今年”,旖旎春光怎可辜负,可以在诗歌里感受苏州最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。此外,还有山水、美食、民俗、乡愁、家国情怀、廉*文化等……一年12个月,月月不同,诗咏不尽,美好苏州。那么,何谓“有声”?原来,作为《最美苏州诗》有声台历的融媒结合产品,杨教授和郑老师在“喜马拉雅”平台上创设了专属节目《诗话苏州》,中心词是苏州,用诗和诗相关的一切来讲苏州,所以说,有声节目的外延要大得多。每一天,先是 主持人清和典雅的诗歌朗诵,接下来两位先生登场,以对谈的方式,讲讲每首诗词的背后,属于它自己的故事。▼聆听
馆娃宫怀古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,乱兵侵晓上姑苏。越王大有堪羞处,只把西施赚得吴。当聊到唐代文人皮日休的《馆娃宫怀古》时,两位先生提到了“皮陆唱和”,提到了灵岩山。杨教授说,地铁5号线是从胥口一直往园区走,这条线可以说是苏州的一条*金线路,一条线上很多地名都是很有历史讲头的,包括花墩站、胥口站等等。从灵岩山到太湖有一条河,苏州人所熟知的“一箭河”,当年是吴王夫差为了方便西施行船到太湖里去采兰草而建,大概在七八十年代之前,那条河还有更具韵味的名字,叫采香泾。而今古城里的“彩香路”“彩香新村”,加了三撇,其实保留“采”字会更有韵味,因为是与西施泛舟太湖采兰草相关的。苏州古城里还有一条叫锦帆路,也是西施泛舟水上,船的装饰是非常锦绣华美的,称之为“锦帆”。我的日常生活场景,不断闪过这本有声台历的身影——早上搭乘地铁前往苏州古城区通勤,戴上降噪耳机,随着地铁车厢门的缓缓关上,一场文学之旅就此启程。听到熟悉的地名,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——仿佛感受到诗人穿越时空的凝视。探古
承蒙主办方新华古旧书店、弘文书店费洪文先生邀请,周五晚上,蒙着微微细雨,我们有幸来到优雅的新华古旧书店,参加“苏州文脉与城市精神——最美苏州诗”讲座,现场面对面聆听了杨旭辉教授的精彩见解,邂逅了一场“最美苏州诗”。▼杨教授的讲座,从苏州自然生态景观、岁时风俗与社会风貌、文学艺术活动景观、城市人文历史内涵积淀、城市历史沧桑情感记忆……等独特的角度,以苏州诗歌为大家清晰描绘出了苏州文脉一缕传承、城市精神不绝延续的艺术价值。当杨教授提及宇文所安的“城市情绪和诗歌意象结构”的观点时,他举例:关于南京城的诗性意象,有秦淮河、乌衣巷、朱雀桥、白鹭洲、莫愁湖、六朝金粉……言及此,我脑海中忽然涌现出刘禹锡的《西塞山怀古》:“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”一“下”一“收”,南京城的悲凉之气扑面而来;而皮日休的“绮阁飘香下太湖,乱兵侵晓上姑苏。”当年一箭河是方便西施行船到太湖边去游赏采兰的,谁知却成了越国*队从太湖反方向沿着一箭河登上灵岩山、包围了馆娃宫的路径。一“下”一“上”,又复几许悲凉!皮日休接着又道:“越王大有堪羞处,只把西施赚得吴。”国王与诗人,谁更在乎西施呢?杨教授的讲座风格,既贵乎传统,又风格平易,讲到开心处,还会来个现场表达——苏州白兰花和栀子花盛开的季节,总有妇人提着篮子敲开车窗:“啊要买花?”假若是用诗歌询问,岂不妙哉——“平川荡桨一十里,深巷卖花三五声”,湖中荡桨,安静悠闲,远处的深巷悠悠传来吴侬软语:“白兰花~栀子花~”抑或是“采菱三五唱歌去,五马行春驻大堤。”五花马闻听得湖中采菱女子悠悠歌声,竟不觉神往停下脚步,遑论马的主人呢?只怕早已神飞天外了吧。至于其他“二陆进京、三张减价”“莼鲈之思”等的典故,杨教授更是信手拈来、娓娓道来。不知不觉间,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匆匆结束了,大家仍觉意犹未尽。下雨天往往会发生一些浪漫的事,有时候是陪伴一个浪漫的人,有时候是聆听一场浪漫的讲座,有时候是邂逅一本浪漫的有声台历。寻芳
讲座结束之际,我们在古旧书店一楼书架上,发现了这本《最美苏州诗》年有声台历的身影。大家可以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