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与远方
PoemsandDreams
跟着诗歌游港城
APoetryTourRoundtheCity
净若清荷尘不染,色如白云美若仙,在港城人的春之序章里一定有味玉兰香,虽然寒意犹在,但百草回芽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已是不可阻挡的态势。东磊景区延福观旁的玉兰花王已悄然盛开。看着枝头的玉兰花,沉稳而优雅,在一场春雨后,携着水珠更显清丽。今天就跟着小编在春风里,来一场和玉兰花的约会吧。
玉兰山房
(清)张百川
洗尽嫣红别样妆,天生丽质斗芬芳。镜中眉黛颜如玉,画里容华鬓已霜。北院方疑柳絮落,东风却送粉花香。三山名士群相慕,缟素真堪对夕阳。
背景
张学瀚(~),字百川,新县(今连云港市开发区朝阳街道)人。光绪二十三年()秀才,二十六年科举考试贡生。宣统元年(),张学瀚一手筹办蔚云学堂,他自任堂长,办学之余,还遍游故乡的山水,云台山大部分风景名胜都留有他的足迹。晚年将一生诗作汇集成册,名为《云台导游诗钞》。
注释
1、天生丽质:天然生成的美貌肤体。
2、眉黛:女子画眉用黛,故连言之曰眉黛。3、容华:容貌。
4、三山:指神话中东海之瀛洲、方丈、蓬莱三仙山。
扩展
白玉兰,属木兰科,落叶乔木,树高 丈,花繁似雪,雍容华贵,清香暗送。繁花盛开时节,如云如雪,幽香袭人,令人陶醉,满满的诗情画意,古有诗曰:“素面粉黛浓,玉盏擎碧空,何须琼浆液,醉倒赏花翁。”两江总督陶澍对它的赞赏词是:“奇石似人花下立,仙人如鹤竹间来”。在连云港市东磊山间的延福观院内遗存有4棵古玉兰花树。据《云台拾遗》记载,玉兰系明初紫舟道人移植至此;后因生长繁茂,清康熙年间灵霄道长又建了玉兰山房,对其精心呵护。四株白玉兰中, 的两株树龄已达余年,最小的也有多年历史,为国内 的古玉兰群落。
东磊位于南云台东麓,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明代顾乾“云台三十六景”之“东磊朱樱”描绘了山间四月“火珠万点,错落山林,游人竞观,就树饱噉”的盛况。清代崔应阶在《云台山志》中写道:“山下泉石之奇,花木之盛,为云台东路胜境 。”清代李汝珍曾游历云台,以东磊作为景物蓝本写就名著《镜花缘》。东磊的“石海”怪石连片,鳞次栉比,一望无际,蔚为壮观。围屏山下今天仍能看到“天上 ”“海上仙山”“小蓬莱”“神仙洞”“镜石”等题刻景观。延福观是江苏北部 的道教场所,《嘉庆州直隶州志》记载:“云台山道观以此为盛,观后石屏天成,杂树古藤,宛然画若千幅矣。”清光绪十九年《重建延福观碑记》上刻有:“延福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崇祯四年三中官高晋卿等重建。”当年“讲殿叠起,房庑连属,丹槛炫目……”足见规模之盛,香火之旺。清代*申瑾“云台二十四景”中东磊景观独占其七,东磊奇石、斗阁邻天、丹洞花光、龙潭风雨、屏山叠翠等景,皆是 胜境。延福观山门前有观景台,从这里远眺大海、夜空,可见“潮吞双岛”、”平台水月”两景。清代诗人李大全有诗颂曰:“登山频极目,皓月满庭中。野水泛明镜,清辉耀碧空。山光连夜色,冷气动秋风。通识广寒路,依稀似可通”,让人浮想连翩。
主编:梁继东
编辑:石扬亢丽芸
美编:杨新
剪辑:苗运杰
摄影:苗运杰
配音:李诺
连云港市图书馆地址新馆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科苑中路6号,万达广场北侧,连云港大剧院南侧交通路线指引公交:乘坐6、18、51、60、61、63、路至万达广场站下,或乘坐12、、游7路至市*务服务中心西站下。
自驾:驶入市图书馆地下停车场,乘直梯至2层正门,或乘扶梯至一层读者自修区、报告厅;或将车停至万达停车场,沿市图书馆东侧坡道至2层正门。
骑行:非机动车统一停放在西南广场;公共自行车停放在万达广场西站。
开放时间二至六层服务窗口:周二至周日9:00-17:30,周一闭馆;
一层读者自修区:周一至周日8:30-21:00;
一层24小时自助图书馆: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开放。
入馆注意事项疫情防控期间,请您佩戴口罩并主动出示“苏康码”,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和实名登记工作,“苏康码”显示为绿色且体温正常方可入馆。
来源:连云港市图书馆
发布:王勇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