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广贤文十句名言,感悟人生大智慧

美丽的*皮肤爱心援助工程 https://auto.qingdaonews.com/content/2018-06/25/content_20140087.htm

“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”,这句话是对老祖宗智慧最好的阐述。

这句话的出处源于《增广贤文》,很多人不了解这本书,认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古籍。事实上,《增广贤文》的价值超过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千字文》等等其他古代蒙学读物,且这样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。

为何这么说?因为《增广贤文》的内容太真实了!

《增广贤文》的内容很多取材于民间谚语,或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曲小说。

思维上没有桎梏,洞悉人性更加透彻和真实。读之会发现几千年来虽然社会不断在变,人性是不怎么变化的,任何时代的人都从中吸取养料。

《增广贤文》是少数扯掉道德大旗,从人性出发,对人进行训蒙,且导人向善的奇书。

《增广贤文》十句名言,感悟人生大智慧!

一、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花草树木,山川河流,一切自然万物,本来就是和谐共存的一体,如果非要定出个善恶美丑的标准来,那就会打乱这个平衡,造成不和谐了。

二、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,恒也。

有和无、难和易、长和短、高和下、音和声、前和后,都是对立统一、共同存在的,没有这个,就没有那个,缺了哪个都不行,这才叫一阴一阳之谓道。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分别、执着,那就真正得“道”了。

三、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
天下最柔弱的东西,往往可以驾驭最刚强的东西。比如水和空气,还有女人和男人,男人虽然很阳刚,但往往屈服在温柔的女人面前。所以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,这才符合天道。

四、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
太在乎名利了,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;太乐于敛财了,往往会遭到更大的损失。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,才不会受到屈辱;要懂得适可而止,才不会遇到灾祸;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喜乐。

五、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

越是正直的人,越是经常委曲求全;越是有智慧的人,越是显得很笨拙;越是口才好的人,越不轻易发言。

六、祸莫大于不知足;咎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

人生最大的灾祸,源自不知足;最大的罪过,来自于贪欲。所以只有懂得知足的人,才能得到长久的安乐。

七、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
知识学得越多,分别执就越多;修道修得越久,烦恼习气就越少。等烦恼习气全部去除以后,就回归本性,放下一切分别执着,无为而无不为了。

八、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
圣人没有分别执着,没有自己的想法,不会说“我想怎么怎么样”,他完全是随顺众生的根机,随顺众生的想法,对症下药,利益众生。

九、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
真正有智慧的人,明白世事无常,一切都在变化之中,只要用言语表达出来,就已经和事实真相偏离了,所以不会轻易发言;而没有智慧的人,分别执着心很强,总认为自己是对的,所以就喜欢夸夸其谈,高谈阔论。

十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
祸和福是一对孪生兄弟,是相互依存,共同存在的。人在遇到灾祸的时候,如果处理得当,往往会否极泰来,因祸得福;人在享受福报的同时,往往也为灾祸埋下了伏笔,乐极生悲。所以修行人都追求中道,要把一切顺逆看淡,得之不喜,失之不忧。

都说《增广贤文》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先贤智慧的结晶。的确,小编我看完之后也是恍然大悟,里面一句句俗语看似简单,看似露骨,但细细品味,似乎揭开了人类的面纱!

《增广贤文》作为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,其囊括的道理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叙述完的,书中还有关于家庭、学习、人生、工作的智慧,可以说是一本启发智慧的"宝书",具有豁然开朗之效果,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困惑,不妨去读一读这本《增广贤文》,或许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以及应对之策。

在民间,自古就有:“读了《增广》会说话,读了《幼学》走天下”的说法,可见其中的为人处世智慧,并非浪得虚名,《增广贤文》大部分俗语都来自经史子集,诗词曲赋、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,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。

读这样的书,不仅能学会为人处世的智慧,不被人间关系所困扰,更能读懂人情冷暖、世态炎凉,看透人性现实,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!

但是,如果想要阅读《增广贤文》的话,我更推荐大家阅读这种"精装无删减版"的《增广贤文》,不仅原文无删减修改,还有译文、评析、以及扩展阅读,这样一来,既保证了《增广贤文》的原汁原味,更能让各年龄段的朋友都能读懂、都能有所收获。

最值得一提的是,这本《增广贤文》简单易懂,不光可以自己读,还可以在闲暇之余带着孩子一起品读,不仅能增加孩子的文学修养,更能让孩子提前对社会、人生有所了解,这样一来,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,而且还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,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。

感兴趣的朋友,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↓↓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ilanhuaa.com/bhjz/1225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