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白癫疯办法 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dy/180320/6113618.html
马用马的标准看骆驼,得出了荒谬的结论;而骆驼用骆驼的标准去衡量马,也闹出了大笑话。
马与骆驼互不相让,互损互讽,到底揭示了怎样一个主题呢?
还是先来读一读原诗吧。
《略论口味不同》__马雅科夫斯基
马
一面说,
一面瞟着骆驼:
“这匹马
大得不像话,
还是个罗锅。”
骆驼
惊讶的回答:
“难道你是马吗?”
你
不过是
骆驼有病长不大。”
唯有,
白胡子上帝,
心中有数。
这本是,
不同类的
两样动物。
__汪飞白译
读完这首诗,我自然联想到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德的一条定理:
“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,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。”
世界上的人那么多,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。我们在捍卫自己思想的同时,也应允许他人思想的存在。
求同存异是一种选择,也是一种智慧。“求同”不易,“存异”更难。因为我们总是以自己的认知标准去审视和判断一切。有些执着,还有些顽固不化。
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”大千世界多姿多彩,变化无穷。紫藤花芳香馥郁,白兰花清新淡雅,而巨魔芋奇臭难闻。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花卉散发的气味一式一样,又为何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思想千篇一律呢?
以上是我对马雅科夫斯基这首诗的理解。
“诗无达诂”,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”朋友对这首小诗还有怎样的理解呢?欢迎参加讨论。
(图片来自网络,深表谢意。如有不当,立即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