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纱帐下的茉莉花篮

“茉莉做的玩物”

初夏用茉莉花做了两样新玩具,其中一个是《红楼梦赋图册》中的物件,推测应为记载中的茉莉花篮。

宋人古诗中有“自折琼枝置枕旁”“采采轻花置枕边”之句,说的就是把茉莉素馨放在枕边。不过人们也发现这些白色花朵,花香则香矣,却会招致虫蚁,那就显得有些不妙。于是人们就想出来一个法子:把花挂起来。

清代《广东新语》中说当地人认为“素馨辟暑”会用素馨花球挂在斗帐中“虽盛夏能除炎热,枕簟为之生凉”,同样见清代嘉善人曹庭栋《养生随笔》中记录放置茉莉的方法:“有枕旁置末丽、夜来香者,香浓透脑,且易引虫蚁,须用小棕篮置之,悬于帐顶下。”人们是用棕色小篮子里吊起来,再里头放上香花,这样便可高枕无忧。

属于夏季天然香囊令人神往。清代不少佚名美人卧图画中记录此细节,闺中女子将茉莉花篮悬挂于青纱帐下,夏夜消暑。《扬州清曲曲词卷》有不少提及茉莉花小曲,可见茉莉花天生以媚妇人,受女子的喜欢。

俏人儿,你好比素心兰花开放,

越暖越发香。

你好比丹桂枝插在妆台上,

香溢满厢房。

你好比茉莉花挂在青纱帐,

再放一朵在枕儿旁。

你好比夜来香,

夜夜把花放。

你好比秋海棠,

刻刻含笑在脸庞。

《清无款设色卧美人图横幅》首都博物馆

说起来茉莉花篮应当是当时通行的做法。首先是篮子,清代茉莉花篮有两种材料,一种是草棕结成,另外一种用“秦嘉州溅色氂尾为之”,溅色氂尾或许是一种竹子的名称。

我照图片依葫芦画瓢做着玩,像编珍珠衫一样借着篮子外形串起茉莉花苞。清代顾禄《桐桥倚棹录》中说:花朵何止六七层,小者亦有四五层。每层花农以铜线为花骨,复为络索之状,摇摇下垂。

资料里查到从前编的茉莉花篮的价格并不便宜。制作所用的花量确实要许多,尤其是六七层以上大型的花篮。把家里的茉莉花糟蹋秃了,也险险够做一只小的。

古人画的是真实的情形。茉莉花与花托,白绿相间,芬芳动人。虽然茉莉放不了几日花蕾就会变成紫红色的落败模样,但是看着开心。

现成花篮形状可以做骨架,那么先扎起各种各样的事物再将花蕾簪满的做法就容易理解了。清代花农为了出售自己的茉莉花,还具备了手工技艺。他们用铜丝扎成三足蟾蜍、蝴蝶双飞、元宝、鞭、剑、匾额之形状,动物兵器随心制作没有固定形式,讨巧受人欢迎。

为什么画作中花篮挂帐子间,以上这便是这缘故的考据了,可知画家想表现的是夏日这段风流。

《升平乐事图册》台北故宫博物院

此外按古人说法因为茉莉花篮较为典型,流行至极,所以就算插带别些花卉也一并称作茉莉花篮,“如木香、玫瑰、山茶、蜡梅、梅花、桃花皆可扦之”。

小的茉莉篮子里还能放上瓷盆、琉璃杯,养花养鱼,而篮腹大的这种花篮还能与灯结合在一块,可以燃灯。俗称“灯花篮”,而后鲜花不复,可能人们用了假花延续着花篮形状的灯。

如今苏沪地区有别在衣襟上的白兰花茉莉花与民国时期一致。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我国广西横县地区的人们有茉莉花节,依然会串花球的风俗习惯,花球下缀流苏。有些花球格外硕大,真是羡慕。

图via横县发布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ilanhuaa.com/bhsz/11885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