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中十二客一花一诗谁当夺魁

梅花——清客

雪梅

宋卢梅坡

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搁笔费评章。

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
梅花

梅花在众多花中可谓是最独树一帜的一个了,它凌寒独放,傲视霜雪,高风峻节。它也因此被誉为花中君子,成为历代文人骚客们笔下的常客,备受青睐。

这首《雪梅》对梅花的评价非常贴切,诗人以雪花为对象,将它和梅花进行了对比,一语道出了梅花和雪花的区别。雪之洁白,梅花自愧不如,梅之清香,令雪花望尘莫及。清客的称谓,名副其实。

茶花——雅客

山茶

宋陆游

东园三月雨兼风,桃李飘零扫地空。

唯有山茶偏耐久,绿丛又放数枝红。

茶花

茶花,又名山茶花。是我国传统花卉之一,历史悠久,种类繁多。不同种类的茶花开放时节各有不同,花期较长,从初冬到暮春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
相较于茶花,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叶子——茶叶。茶叶自古就是文人雅士们的最爱,也是他们吟诗弄月、坐而论道时的必备之物,他们赋予了茶叶“雅”的内涵。因此,与茶叶同气连枝的茶花也被称之为“雅客”。

茉莉花——远客

茉莉花

宋姜奎

灵种传闻出越裳,何人提挈上蛮航。

他年我若修花史,列作人间第一香。

茉莉花

茉莉花,别名众多:茉莉、香魂、莫莉花、没丽、没莉、木梨花等等。是当下常见的一中花卉,分布范围十分广泛,在南、北方皆有种植。其植株通身翠绿,花色洁白如雪,清香四溢。茉莉花也是爱情和友谊的象征。

关于茉莉花的原产地,有两种说法。一说产于印度,一说产于西域。不管它产于何处,它都是远道而来,故而称之为“远客”。

瑞香——佳客

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

宋苏轼

公子眼花乱发,老夫鼻观先通。领巾飘下瑞香风。惊起谪仙春梦。

后土寺中玉蕊,蓬莱殿后鞓红。此花清绝更纤秾。把酒何人心动。

瑞香

瑞香,又称蓬莱花。其株矮壮,花色淡白,香气芳醇。是一种寓意祥瑞、吉庆的富贵之花,很受人们追捧。

荷花——静客

白莲

唐陆龟蒙

素蘤多蒙别艳欺,此花端何在瑶池。

无情有恨何人觉?月晓风清欲堕时。

荷花

提起荷花,便不得不提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。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将荷花的形象与品质展现的淋漓尽致,淤泥也好,清涟也罢,荷花都不为所动,孤傲高洁。这样的花只可静静地观赏,而不能伸手把玩。其“静客”也被人们广为认可。

芍药——近客

芍药

唐潘咸

闲来竹亭赏,赏极蕊珠宫。

叶已尽馀翠,花才半展红。

媚欺桃李色,香夺绮罗风。

每到春残日,芳华处处同。

芍药

芍药,又名红药。其花朵硕大美艳,且花色众多。自古就有,牡丹第一,芍药第二的说法。人们称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。很受人们的喜爱,爱花之人常在庭前院后种植芍药,以便观赏。如此一来,便拉近了芍药与人们的关系。“近客”之名也由此而来。

桂花——仙客

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

唐皮日休

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

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

桂花

桂花,中国十大名花之一。百花之中,属它最具仙气。桂花开时,正值中秋佳节。人们把酒赏桂之际,往往会把关于月宫的美丽传说与浓香远溢的桂花联系在一起,传说广寒宫中吴刚所砍的便是桂树。因此,桂花便有了“仙客”之名。

菊花——寿客

菊花

唐元稹

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

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

菊花

菊花,又名黄华、秋菊、陶菊。是中国人最为熟知和喜爱的花。菊花极具观赏性,历史上赞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多不胜数。除此之外,其药用价值也不可忽视,中医认为菊花具有疏风、清热、解毒的功效,常饮菊花茶,可以延年益寿。所以,菊花也被誉为“寿客”。葬礼上,人们向逝者献花时,也多用菊花。

丁香——素客

江头四咏丁香

唐杜甫

丁香体柔弱,乱结枝犹垫。

细叶带浮毛,疏花披素艳。

深栽小斋后,庶近幽人占。

晚堕兰麝中,休怀粉身念。

丁香

丁香在众多花卉中,是很不起眼的一个。其花多为白色,朴素而又高雅。因而被称为“素客”。

蔷薇——野客

山亭夏日

唐高骈
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

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
蔷薇

蔷薇,分原种和野生两种。其中最为芳香,最受人们喜爱的,便是野生单瓣蔷薇。故而被人们戏称为“野客”。

牡丹——贵客

赏牡丹

唐刘禹锡

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

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
牡丹

牡丹花无论开在何处,其姹紫嫣红的花色都会给人一种艳丽、富贵的感觉。自古便是“富贵”的象征。称之为“贵客”,恰如其分。

兰花——幽客

写兰

明景翩翩

道是深林种,还怜出谷香。

不因风力紧,何以度潇湘。

兰花

兰花,又名兰草。多生于深山幽林之中,花开之时,馨香四溢。所以被称为“幽客”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ilanhuaa.com/bhjb/1458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