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快乐
一说起端午节,
除了知道“吃粽子”、“赛龙舟”、“放假三天”等之外,大家还对端午节有什么了解吗?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下
关于端午节的那些事吧。
01
戴香包
香包又叫香袋、香囊、荷包,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,有用碎布缝成的,内装香料(用中草药白芷、川芎、芩草、排草、山奈、甘松、高本行制成),佩在胸前,香气扑鼻。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,内容物几经变化,从吸汗的蚌粉、驱邪的灵符、铜钱,辟虫的雄*粉,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,制作也日趋精致,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。戴香包颇有讲究。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,一般喜欢戴梅花、菊花、桃子、苹果、荷花、娃娃骑鱼、双莲并蒂等形状,象征鸟语花香,万事如意,夫妻恩爱,家庭和睦。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如虎、豹子;猴子上竿、斗鸡赶兔等。
02
沐兰汤
端午日洗浴兰汤是《大戴礼》记载的古俗。但这里兰不是兰花,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,有香气,可煎水沐浴。《九歌·云中君》亦有“浴兰汤会沭芳”之句。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五月五日,谓之浴兰节。”《五杂俎》记明代人因为“兰汤不可得,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”。后来一般是煎蒲、艾等香草洗澡。在广东,则用苦草麦药或艾、蒲、凤仙、白玉兰等花草;在湖南、广西等地,则用柏叶、大风根、艾、蒲、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。不论男女老幼,全家都洗,此俗至今尚存,据说可治皮肤病、去邪气。
03
栓五色丝线
中国传统文化中,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"青、红、白、黑、*"被视为吉祥色。在端午这一天,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,以保安康。因而,端午节清晨,各家大人起床后 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、脚腕、脖子上拴五色线。系线时,禁忌儿童开口说话。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,只能在夏季 场大雨或 次洗澡时,抛到河里。据说,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*虫的 ;扔到河里,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、疾病冲走,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。
04
饮蒲酒、雄*酒、朱砂酒
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以菖蒲或镂或屑,以冷酒。”蒲酒味芳香,有爽口之感,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*、朱砂等。明谢肇淛《五杂咀》:“饮菖蒲酒也……而又以雄*入酒饮之。”明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:“五日用朱砂酒,辟邪解*,用酒染额胸手足心,无会虺(古书上说的一种*蛇)蛇之患。又以洒墙壁门窗,以避*虫。”此俗流传较广。古语曾说:“饮了雄*酒,病魔都远走。”雄*是一种矿物质,俗称“鸡冠石”,其主要成分是 砷,并含有汞,有*。一般饮用的雄*酒,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*酒里加入微量雄*而成,无纯饮的。雄*酒有杀菌驱虫解五*的功效,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。在没有碘酒之类消*剂的古代,用雄*泡酒,可以祛*解痒。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,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、耳鼻、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*酒,意在消*防病,虫豸不叮。
撰稿:才子聪
编辑发布:才子聪
快到碗里来
!
校团委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