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对上海有多了解?
下面这些关于上海的冷知识
知道3条以上算你牛!
1、上海以前的市花是棉花?春天是上海市花白玉兰绽放的时节,但是很少有人知道,曾经上海的市花是棉花!
据《上海园林志》记载,民国16年(年)上海建市后,一些社会人士认为上海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市花。民国18年1月24日,市社会局以莲花、月季等花卉作为市花的候选对象,后又增加棉花、牡丹和桂花。 ,共收回1.7万余份选票,万万没想到,其中棉花票数张,名列 ,当选为上海市花。
棉花的确不如玫瑰浪漫、没有牡丹那般名贵。但是,棉花对于上海这座商业、财富的城市来说,确实是很好的一种写照。其实,棉花和上海的渊源自古就有,明代,棉花是上海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,享有“松郡之布,衣被天下”的美誉。
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,棉纺织产业已经风光不再,但是棉花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历史当中重要的记忆符号,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。
2、静安寺竟然是个“外来户”?说起静安寺,在南京西路华山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,毫无疑问是上海的“市中心”。然而,你一定想不到,静安寺其实是个“外来户”!
静安寺的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(年),初名沪渎重玄寺。宋大中祥符元年(年),更名为静安寺。也就是说,今年是静安寺得名的第年。
当时的静安寺,其实是在吴淞江畔的,直到南宋嘉定九年(年),寺才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(今南京西路),至今已年,早于上海建城。
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得名,并闻名于世。
3、豫园九曲桥竟然没有9个弯?
在上海地标豫园,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九曲桥。九曲桥三步一折、五步一曲、弯来拐去、斗折蛇行,移步异景,像条白龙匍匐于水面上,又像一根玉带迤逶伸展。
但是你知道吗?九曲桥实际上并没有9个弯!
九曲桥以湖心亭为中心分为两段,一段七曲一段八曲,一共十五弯。每段首尾的地面上都雕刻有荷花图案,而在每一弯曲处更是雕刻了不同季节的花卉:一月水仙、二月杏花、三月桃花、四月杜鹃、五月牡丹、六月栀子、七月荷花、八 花、九月菊花、十月芙蓉、十一月茶花、十二月腊梅……可谓妙趣横生。
而之所以叫九曲桥,是因为按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,九是阳数 的数,具有吉利之意,故曲桥往往取名“九曲”,实有取其吉祥如意之意。
4、奉贤有段“小长城”?
在奉贤柘林镇奉柘公路旁,一条长长的石海塘平行于海岸线,向着路尽头的方向延伸。石海塘乍一看并不起眼,大约由四层石块堆叠而成,高出路面一米多,如同一道路面防护堤。
若不是经人提示,很难想象这条宽2-3米的华亭海塘始造于雍正年间,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。
清雍正初年,海潮凶猛接连冲毁塘岸,雍正亲自下旨建筑石塘并着力监督。石塘西起金山嘴,东接华家角(今柘林镇奉海村),工程耗时整整十年,号称“四十里金城”,并有“北有古长城,南有华亭东石塘”之说。
5、除了五角场,还有一个三角场?杨浦区有个五角场大家都知道,可是上海还有一个三角场,你知道吗?
“三角场”位于周家桥街道中部偏北,泛指长宁路与万航渡路相交处一带,由于这里只通东、西、北3个方向,因此习称三角场。
6、上海也有“百老汇”,在虹口?
美国纽约有条“百老汇”大道,因其两旁众多的歌剧院而闻名于世。而在上海,曾经也有一条自己的“百老汇路”。
位于*浦北岸的“百老汇路”,是当时上海的远洋航运中心,在其周边逐渐汇集起大量为外轮服务的五金配件店,渐渐地形成了五金一条街。百老汇路沿街鳞次栉比的酒吧,则成了外籍水手们流连忘返的乐园。
年,百老汇路和东百老汇路改名为大名路和东大名路。
7、上海有个博物馆,全露天?
没有围墙、没有玻璃橱窗与围栏,不收门票,也没有设置一米线,每位游客都可以走近展品,观详展品,触摸展品,体味那由岁月塑造出的暖和凉,这是 座永远开放、永不落幕,却又日日更新的百年人文露天博物馆——思南露天博物馆。
在这个博物馆,老洋房、街灯、古树、红砖道、鹅卵石墙面等,都成为展品。每件展品的外墙上都有一个盾牌形的标志,上面印有专属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